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学校 > 学前 > 幼教 > 正文

回归儿童立场 促发深度学习

时间:2019-12-04 15:3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邵爱红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儿童立场应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立场”,这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可并重视。

 

  “儿童立场应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立场”,这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可并重视。深度学习包含高水平或者主动的认知加工:强调和先前知识与经验链接;强调批判性(高阶)思维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反思与元认知;注重学习行为方面的高情感投入和高行为投入;注重逻辑关系和结论的证据。

  那么,深度学习与儿童立场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呢?笔者认为:只有当教育者站在儿童立场,设计连接真实世界且符合儿童现实需要的学习任务,才能最大限度促发深度学习的产生;而深度学习的持续发生,则是对儿童立场最好的关照。

  深度选择,化“受”为“建”

  教育家伊斯拉谟斯认为,拉丁文中的“儿童”意味着“自由者”。作为教师,我们往往认同这样的理念,然而一到实践就将其束之高阁,从而出现“知行不合一”——表现在教学上,教师会演化成“自觉的控制者”。例如,教师善于控制儿童学习的内容,只见内容,不见儿童。如此一来,教师教育视野中的儿童是“消失”的,遑论“自由之天性”?理想的教育应意识到儿童自由的价值,并顺应这种天性,支持且引导儿童做出学习上的深度选择。

  案例:

  三八节即将到了,教师在充分倾听幼儿想法的基础上,设计了名为“妈妈的节日,我想……”的调查表,列举了幼儿的一些想法,如给妈妈做花链、给妈妈写封信、制作一份小礼物、妈妈优点大搜索等,让幼儿自主选择喜欢的学习内容。

  结果,全班36个孩子有28个选择给妈妈写信,剩余8个孩子中的6个可能出于同伴建议,亦可能出于从众心理,要求老师允许他们改变选择。于是,关于“给妈妈写信”的项目活动正式发起。

  在这个项目发起的过程中,儿童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建立者”,是儿童用其内在的学习动机、外显的学习兴趣建立了崭新的学习内容,架构了通向真实世界的需要。因为是儿童的自由选择,才可能是儿童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的,也才可能以此为前提,促发儿童的深度学习。

  深度探索,化“牵”为“顺”

  “儿童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如是说。可是在大量的日常生活中,师者会依循自己的经验,为儿童预设系列的问题,甚至会为这些问题的解决,人为创设情境、搭建支架,获得所谓的教学结果。

  理想的教育是化“牵”为“顺”,让儿童获得主动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从而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获得真经验。承上所述,当幼儿确定给妈妈写信后,教师做的第一次顺应是为儿童提供多封生活中真实的信件,帮助儿童产生真实问题。

  案例:

  关于邮票,孩子们提出了许多问题:“这个花花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贴在这里?”“它上面的数字代表什么?是80元吗?因为快递是要收钱的。”“这封信为什么跟别的不一样,贴了两张邮票?”关于信封,孩子们疑惑:“信封上面的方块数字是什么意思?”“下面也有方块数字,为什么和上面的不一样?”

  接下来,儿童按自己的喜好再次分组选择研究邮票或信封。此时,教师做了第二次顺应:提供引发学习的材料支架。如对于邮票探究小组,教师在区域中提供普通白纸、被缝纫机处理过的白纸、大量面值为1分的硬币、中国地图等。

  当两组幼儿形成一定的研究结果时,教师及时组织了分享活动。仍以邮票探究小组为例,孩子们的观点是:邮票上的齿孔是为了方便撕邮票,邮票上的数字代表“钱”,分就是最小的硬币,80分就是有80个硬币的钱。至于为什么要贴两张邮票,是因为要寄到的地方比较远。

  至此,教师驱动了第三次顺应:支持儿童持续、深入地去发现。如教师为邮票探究小组提供针、软垫,让幼儿绘制、制作邮票;提供集邮册,引导幼儿发现更多面值,同时提供1元、1角、1分的硬币若干。通过上述材料的投放,我们不难发现,幼儿的学习正以持续、连绵的态势延展。他们渐渐习得元、角、分之间的转换关系。

  上述阶梯式的深度探索,得以实现幼儿认知经验的自然流转。因而,相信儿童是天生的探索者,坚守这一本义,是深度学习发生的重要基石。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拓展自贡盐史研究新视域——井盐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地藏菩萨本愿经》(两卷)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