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学校 > 中学 > 正文

玩中学 成就最美自己

时间:2019-12-05 14:43     来源:北京晨报网     作者:丰伟宏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日前,清华附中丰台分校举办首届科技月展示活动。展示活动通过科技体验、生物体验、化学体验等3大板块、28项体验项目让学生充分体验了科学的魅力,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日前,清华附中丰台分校举办首届科技月展示活动。展示活动通过科技体验、生物体验、化学体验等3大板块、28项体验项目让学生充分体验了科学的魅力,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活动现场,小灵NAO机器人才艺展示、VEXIQ机器人表演、“水火箭”的发射、VR虚拟现实技术、体验考古学家挖掘化石、自制暖宝宝等丰富多彩的体验项目为学生们送上了一场科技教育的饕餮盛宴。

  牵手清华附中 打造百姓身边好学校

  不断丰富的教育资源供给背后,是丰台区下大力气提升丰台教育结果。2014年6月,丰台区教委在“内升外引”的总体工作思路下,多渠道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逐步实现丰台区“一带两点多集”的教育发展战略布局。

  同年,丰台区整合原太平桥中学、首科花园小学,在此基础之上引入清华附中优质教育资源成立了清华附中丰台学校。

  办学三年来,清华附中丰台学校在原有两所学校的办学文化、优势基础上,融入清华的精神、清华的文化,通过引进附中优秀的师资力量、教学管理运营机制以及丰富的社会资源等方式,丰台区成功的在北京西客站地区打造出了又一所百姓身边的好学校。

  建立数字化实验室 鼓励学生“玩中学做中学”

  “实验是学习和研究物理、化学的重要途径。在动手实验中充分感悟学科魅力,拉近理化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清华附中丰台学校执行校长陈红认为“动手实践”是让学生们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在做中学”的最为有效的育人方法之一。

  为此,清华附中承办丰台学校以来,通过考察清华附中系众多的学校之后,借鉴兄弟校的先进理念和做法后建起了自己的数字化实验室,并组织实验学科的老师们去清华附中本部学习,还外请了相关设备的专业人士亲自到校,对教师进行培训,使老师们能熟练操作数字化实验室的设备。“我们利用数字化设备,对初中物理、化学教材中的部分演示实验进行改进,增强实验的严谨性、科学性。”

  值得一提的是,清华附中丰台学校从本学期开始实现了学校理、化、生实验室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同时,一改过去实验室只有在老师引领下才可以进入的传统模式,像大学一样,学生可以自己带着问题随时走进实验室,设计实验进行实验验证。

  校园开起了冬、夏令营

  30门课程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课程是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只有课程的美好、教学的美好,才有教育的美好、人的美好。清华附中丰台学校借助寒暑假前考试结束后的时间,在校内开起了冬令营和夏令营。在这为期三天的冬、夏令营中,学校围绕学生文化素养、艺术素养、体育素养、科学素养四大方面开设了多达30门课程,这些课程中既有诸如舞狮、抖空竹、打花棍和太极等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国学课程;又有如篮球、足球、排球、毽球、轮滑、健美操、花样跳绳等培养学生良好运动习惯、掌握运动技艺、磨炼意志品质的体育课程;还有乐高、3D打印等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科学课程;更有合唱、舞蹈、名著赏析等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奠基人文素养的艺术课程。

  丰富多彩的素养提升课程助力学生全面成长,初二(4)班孙华溢分别报名了太极、名著阅读和健美操。“曾经的我认为太极只是身体的动一动,没想到太极的用处是那么广泛,通过这三天的体验与学习,我增长了不少的知识,”她表示,经过学习她知道太极拳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传统拳术。学习太极不但是煅炼身体,还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淡定的心态。 玩中学 成就最美自己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章太炎和他的时代”学术研讨会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地藏菩萨本愿经》(两卷)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