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志们:
在第32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召开全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推进会,很有意义。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乡村教育,始终关心乡村教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全局、立足实际,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大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制订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鼓励有志青年到农村、边远地区为国家教育事业建功立业。特岗计划、国培计划要向贫困地区基层倾斜,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李克强总理指出,乡村教师无怨无悔的坚持和付出,使知识的甘露遍泽祖国的每个角落。要切实落实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使广大乡村教师受尊重、有回报、得发展。总书记、总理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思想深刻、内涵丰富,饱含着对乡村教师的深情和厚望,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
今天的会议,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贯彻总书记、总理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交流各地经验做法,对全面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刚才,我们观看了乡村教师工作成果专题片,表彰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和从教30年的乡村教师,听取了三省一县的经验做法和教师代表的发言,很受感动,也很受启发。可以自豪地说,乡村教师建设成绩喜人,乡村师资力量后继有人,乡村教育的未来充满希望!在此,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受到表彰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从教30年的乡村教师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敬意!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和良好祝愿!
下面,我就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谈几点意见。
一、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成绩显著、贡献巨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国现有各级各类专任教师1500多万人,支撑起2.6亿在校学生这个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其中,300多万教师坚守在最偏远、最艰苦、最贫困的乡村地区,为教育事业发展、国家人才培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进入全面提速提质的新阶段。
一是政策体系日益完善。在顶层设计方面,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办去年6月印发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全面规划了2015—2020年的目标任务和方向路径,针对乡村教师队伍“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三个问题,提出8方面政策举措。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立足当地实际制定实施办法,构筑了系统完备、层次分明的政策网络体系,绘制了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蓝图。
二是来源渠道更加多元。农村教师特岗计划规模不断扩大,中央财政10年投入290多亿元,累计招聘特岗教师近50万人,覆盖中西部1000多个县、3万多所农村学校;河南、贵州、吉林、新疆等地实施地方特岗计划,每年招聘1万多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引领地方开展师范生公费教育,湖南、重庆、广西等27个省份采取在学免费、上岗退费等方式,每年吸引近3.5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大力推进交流轮岗,浙江、山东、四川、甘肃等地通过定期交流、学区一体化管理、乡镇中心校教师走教等方式,引导一大批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到乡村支教。
三是地位待遇明显改善。专门对乡村教师实行生活补助政策,2013年9月至今,中央财政已下达连片特困地区奖补资金73.7亿元,推动各地加大投入力度,惠及100多万人。为边远艰苦地区农村教师建设周转宿舍,“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安排160多亿元、建成28万套,解决了34万名教师的住房困难。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国家、省、县分别对长期从教乡村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并在荣誉评选中向乡村教师倾斜,有效提升了乡村教师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是整体素质大幅提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持续实施,中央财政2010年至2014年投入64亿元,轮训了中西部640万农村教师;2015年当年培训乡村教师200万人次。实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优先面向乡村教师,已完成500多万教师专项培训,到明年底全国中小学教师将轮训一遍。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提高乡村教师中高级岗位结构比例,对中小学教师设立正高职称,拓宽了乡村教师的职业发展通道。
一支粉笔染双鬓,三尺讲台度春秋。广大乡村教师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在祖国的深山大川、草场林海、海岛渔村、戈壁大漠、雪域高原,不计名利、甘于清贫,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用爱心和智慧点亮乡村孩子的心灵,用信念和坚守撑起乡村教育的蓝天,坚强有力地扛起乡村教育的千钧重担,对农村孩子成长成才和现代化建设的贡献不可磨灭。一大批教师坚守乡村讲台数十年,把大好年华和满腔热忱挥洒在了贫瘠的土地上,把知识和文明传播到祖国的每一个角落。一批青年教师大学毕业后就奔赴乡村,用青春朝气谱写着新时期的教师之歌,展现了当代青年的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广大乡村教师胸怀祖国、热爱人民,情系学生、甘为人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你们的事迹和言行深刻诠释了当代人民教师的理想情操、高尚师德和人格魅力,赢得了全社会的普遍尊重和广泛赞誉。你们是最可敬可爱的人,党和政府感谢你们,人民感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