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学校 > 学前 > 幼教 > 正文

幼教杂说:小孩子说脏话怎么办?

时间:2019-12-04 15:10     来源:搜狐教育     作者:赵忠心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有家长问:还不到两岁的女儿三周前听街坊邻居间说脏话(王八蛋),从此女儿就学会了。有时候生气时会脱口说出这三个字,倒也不常说。但这种“难听”的话,从一个女孩子口中说出来,显得很野蛮,没教养,也够让我头疼的。该怎么办?

 

  原标题:“幼教杂说”之七十五《小孩子说脏话怎么办?》

  有家长问:还不到两岁的女儿三周前听街坊邻居间说脏话(王八蛋),从此女儿就学会了。有时候生气时会脱口说出这三个字,倒也不常说。但这种“难听”的话,从一个女孩子口中说出来,显得很野蛮,没教养,也够让我头疼的。该怎么办?

  小孩子学说话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小女儿学会了骂人的话,虽不常说,但还是引起了家长的高度重视,希望能防微杜渐,把不良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反映这位家长具有强烈的教育意识,我很赞赏。

  小孩子从一岁左右开始学说话。也就是说,开始学着使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绪或意图,与人进行交往和沟通。从不会说话到会说话,打破了“原始”的封闭状态,这在孩子“成长发展史”上,可以说是一个“飞跃”。学会说话,这对迅速成长中的孩子,可以说具有“化时代”的意义。家长要特别关注孩子语言的发展。

  小孩子学习口头语言跟大人完全不同

  小孩子学习口头语言,跟我们大人不一样。大人学说话,都是先弄明白了语言的意思才说的;小孩子一般情况,都是像“鹦鹉学舌”那样,简单模仿,别人怎样说,他就跟着怎样说。如古人所说:“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说的话的含义,并不明白。

  小孩子开始学说话的时候,并不完全懂得大人说的话的意思,出于模仿的天性和本能,跟着学,学着说。通过多次亲眼观察、亲身感受别人说话时的肢体动作、表情和手势,孩子便渐渐知道这种话在什么场合、什么情景说,并且自己模仿着、试着说。

  在这个时候,孩子并不真正理解这种骂人的话的真实含义,又缺乏分辨是非、善恶、好坏、美丑的能力。于是,别人怎么说,孩子就不加选择取舍地“照本宣科”。因此,家长要特别注意,当着孩子的面说话要特别地谨慎,可不能“出口成脏”,“信口开河”。

  小孩子是在无意之中学会说骂人的话

  古人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如果大人说话不谨慎,让孩子听到了不好的话,学会很容易。话只要说出去了,犹如“覆水难收”。孩子学会了不好的话,要想纠正,可就要花费很大的气力。家长在孩子面前说话,嘴头一定“把好门”,要“严防死守”,千万不要在漫不经心中“秃噜”出脏话来。

  孩子说骂人的话,全是在无意之中学会的。我想,文章开头家长说的邻居当着孩子的面说出这种不文明的话,可能也是无意的。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小孩子觉得有意思,就就像录音机似原原本本地记录了下来,当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模仿着大人说这句话时的情绪和氛围,使用这句话发泄自己不满和愤恨。其实,孩子并不知道其中侮辱人格的含义,更不知道说这种“难听”的话会使人感到缺乏修养。

  遇到孩子说骂人的话怎么办

  遇到孩子说骂人的话,家长最好不要发怒,更不要打孩子。因为孩子并不是真的要骂人,要侮辱别人的人格,只是模仿别人发泄自己而已。家长若一发怒,一粗暴,很可能给孩子一种“反暗示”,无意中反而强化孩子说骂人话的欲望和兴趣。

  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是,家长听到孩子说骂人的话,首先在表情上、手势上,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否定、不满、反对、厌恶和禁止;事过之后,需要的是淡化,不要老是提及这件事。因为旧事重提会适得其反,重提一次,无意之中就会强化一次。

  当孩子说话使用文明语言时,家长要诚心诚意地、情真意切地、不失时机地给予肯定、表扬,并以家长自己愉悦的情绪感染孩子,强化孩子说话文明的良好习惯。家长对孩子不文明语言的否定,对文明语言的肯定,这鲜明的态度,就是对孩子的一种积极的诱导。幼教杂说:小孩子说脏话怎么办?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拓展自贡盐史研究新视域——井盐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地藏菩萨本愿经》(两卷)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