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学校 > 学前 > 正文

一面“计划墙”的神奇作用

时间:2019-12-04 15:50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饶萍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区域活动是幼儿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活动形式,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深入实施,区域活动促进幼儿发展的优势逐渐凸显。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
 

  区域活动是幼儿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活动形式,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深入实施,区域活动促进幼儿发展的优势逐渐凸显。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

  但当前,一些教师对区域活动的开展常常流于形式,表面上开展得红红火火,却没有真正体会区域活动所蕴含的教育价值。针对这一问题,我园尝试了用“计划管理”的方式来组织开展班级区域活动。

  计划的实质是确定目标以及规定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在教室门口墙面环境创设中,我创设了每日活动区域计划墙“今天我要到 区域活动”。

  幼儿在每日来园时,便开始计划选择他今天区域活动所要去的区域。教师则利用晨间谈话、区域活动前的谈话等时间,和幼儿一起讨论他今天的计划,并根据幼儿的选择引导其确定区域活动的内容或任务,与幼儿讨论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例如,幼儿选择建构区,今天的目标是在建构区搭建一座城堡。教师则可以引导幼儿考虑,搭建城堡会用到哪些材料的积木,想搭建一座什么样的城堡等等。

  如果没有计划指导,幼儿必然在自主的区域活动中表现为无目的的盲动,随心所欲的活动。区域活动的实际教育价值也无法体现。幼儿有了计划和目标,就会秩序井然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计划是教师行动的依据,教师事先了解了幼儿的计划,在区域活动中也可以有目的地对幼儿进行观察指导。针对幼儿事先提出的计划,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状态。针对个别幼儿所定的区域目标与其实际能力有差距时,也可以重点观察并适时给予指导。

  计划是组织协调的前提,在区域人数设置上,每个区域大致可以容纳5-6位幼儿活动。没有计划的区域活动,只会造成有的区域幼儿争相进入,发生冲突后,教师再进行指导,既浪费区域活动开展的时间,也影响教师对区域活动观察的有效性。若幼儿在开展活动前做计划,每个区域标记区域容纳人数,当此区域已经人满时,幼儿则会选择其他区域进行活动。

  计划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纲领,以往没有计划的区域活动结束后,活动材料要是没有收拾整理,教师要花费时间来询问到底是哪位幼儿没有整理活动材料。有了“计划墙”,教师则可以通过计划墙中幼儿的区域计划来确定是哪几位幼儿没有整理收拾活动材料,这样,幼儿在活动结束后,自觉收拾材料的积极性有所提高,自主意识也有所提高。

  教师可以根据每天幼儿的计划,来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针对幼儿的全面发展目标,对幼儿进行“区域计划邀约”。例如,幼儿长时间选择数学区,我们希望幼儿在语言领域有所提高,则可以通过“邀约”形式,来和幼儿沟通,确定明天能否选择语言区进行区域活动,并了解幼儿不进语言区的原因,给以相应的帮助或是协助。这既可以保证幼儿对活动的自主选择权,又能更有效地开展班级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的多样性、自由性、趣味性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其潜在的教育价值也不断地被挖掘出来。要想使这种教育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就要求教师在区域活动的组织实施中积累一定的经验,让区域活动真正地发挥作用,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区域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一面“计划墙”的神奇作用

  (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保育院)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拓展自贡盐史研究新视域——井盐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地藏菩萨本愿经》(两卷)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