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学校 > 小学 > 正文

民办小学面谈将加入“新技术”

时间:2019-12-04 17:36     来源:文汇报     作者:张鹏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本周末,沪上各大民办小学即将开启2017年招生面谈的“大幕”。最近几天,不少培训机构仍在“加班加点”地进行面谈模拟测试。记者发现,民办学校也会根据培训机构的课程来错位调整面谈的内容。

 

  本周末,沪上各大民办小学即将开启2017年招生面谈的“大幕”。最近几天,不少培训机构仍在“加班加点”地进行面谈模拟测试。记者发现,民办学校也会根据培训机构的课程来错位调整面谈的内容。据悉,在今年民办小学面试环节,徐汇区世界外国语小学还将采取新技术,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沪上各民办学校校长坦言,相比只会刷题的孩子,学校更青睐身心健康、家庭教育良好的学生。学校教育是让孩子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学校也会选择多元家庭背景的学生结构组成“真实”的成长环境。

  培训不见得能给面谈加分

  这几天,一些热门民办小学周边的培训机构都在“加班加点”地培训,这些培训机构号称“蹲点”了每一年的面谈现场,并积累了大量的面谈真题,各种面谈“套路”也说得头头是道。

  一名今年面临幼升小的学生家长告诉记者,沪上有几家规模较大的培训机构,专门针对幼升小面谈进行培训。家长们常为了一个培训名额半夜就去排队,火爆程度可见一斑。这些培训机构均设置了考前“冲刺班”,一般情况下是8次课程,前4次课程是带着孩子把历年来的面谈题目进行回顾;后4次课程是对孩子进行一对一的面试模拟。这些所谓“冲刺班”价格都在2000元以上。

  另一位家长甚至还说,如今想要报名某些幼升小培训机构,家长还要与培训机构签署“保密协议”,但凡与培训相关的内容都不能提及。

  面对这幅景象,福山正达外国语小学校长孙学文想提醒家长,学校面谈重点考察基本习惯和基础能力,功夫在平时,突击培训不能见效,家长花钱把孩子送到培训机构不见得能给面试加分,还会增加孩子的压力。

  面谈考察学生综合能力

  今年,世界外国语小学还将新技术手段纳入面试环节,以便更真实地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校长张悦颖表示,从以往的招生经验来看,有良好的交往能力、语言倾听和表达能力,学习兴趣浓厚,并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孩子,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更有潜力。

  上海市民办金洲小学校长潘阿芳表示,每年面谈之前,学校都会到周边的幼儿园进行实地考察,看看幼儿园里学什么,民办小学面谈就考察什么。“幼儿园里孩子都在开开心心地玩,民办小学面谈也都是以游戏为主。”她举例说,拿出5个玩具,让7个小朋友来分享,看看在此过程中小朋友们的表现如何。

  而在静安区彭浦实验小学,面谈过程中学校尤其关注学生这几种能力:孩子的专注度如何,是否具有稳定学习的能力;学生是否具有好奇心,能够接受未来的挑战;对于生活是否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身体协调能力怎么样。

  关注孩子成长环境并不等同挑家长

  家长们中间还流传着一种说法———民办小学在选择学生的时候,关键是要挑家庭、挑家长。记者了解下来,这种说法存在误读。

  一方面,各个民办学校确实关注孩子的家庭成长环境。此前,杨浦区同济大学实验学校校长阚启根就表示,学校在往年的招生过程中会发放调查问卷,问卷中包括家庭中开展亲子阅读的情况、家长对于学校的认同度、每天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时间等日常生活细节。

  但另一面,学校并不挑选家庭的经济条件,相反,有些民办学校校长还表示,在招生过程中,特别要关注学校生源的家庭结构,避免家庭同质性太强。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外外国语学校校长林敏说:“家长里应该有高学历的人,也应该有创业者,有普通市民,家长的职业领域应该多种多样。”

  在林敏看来,学校就好比一个小型的社会,教育就是一个把孩子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学校要给学生还原一个真实的成长环境,而不能把孩子培养成温室里的、不能经风雨的花朵。”他也提醒家长,要给孩子提供丰富的成长历程,使其有更大的包容心及更强的社会适应力。民办小学面谈将加入“新技术”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拓展自贡盐史研究新视域——井盐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地藏菩萨本愿经》(两卷)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