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学校 > 书院 > 正文

白鹿洞书院的遗产保护(2)

时间:2019-12-08 16:14     来源:中国文物网     作者:黎华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白鹿洞书院坐落在庐山五老峰东南麓,辖地3000亩,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古建筑群7800平方米。

  坚持把保护文物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白鹿洞书院处于四山环合的盆地中,海拔约50米。

  白鹿洞书院古建筑群由32座建筑组成五大院落;自宋至民国初年的碑刻157通,立于东西碑廊间;自宋以来的摩崖石刻约57方,均分布于贯道溪两岸。碑刻中有修复记、诗词歌赋、讲义、洞规、学田记、教思碑记、游记以及名人题词等。其中:明正统七年(1442)国子祭酒兼翰林侍讲嘉议太子宾客胡俨撰《重建白鹿洞书院记》,是书院现存明代最早的修复碑刻;理学家王阳明书写的《修道说》、《大学古本》和《大学古本序》三通碑刻,堪称精华。署名紫霞真人的《游白鹿洞歌》,因其作者的身份扑朔迷离及书法的飘逸潇洒而备受关注。摩崖石刻中有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手书的“敕白鹿洞书院”“枕流”“钓台”“漱石”,有朱熹之高足陈宓于嘉定戊寅(1218)的手书“流芳桥题记”。这些碑刻和摩崖石刻是书院盛衰的历史记录,是书院的珍贵档案。

  白鹿洞书院古建筑群处于低洼之地,被3000亩森林所包围,日照时间短,不易通风,再加上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白蚁大量侵蚀古木和古建筑群。在这种自然环境中,无疑对书院文物的保护带来了极大困难,要将这些珍贵的文物保护好、利用好,是一件多么艰辛和长远的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渐增强,文物保护的资金投入持续递增,书院文化基础设施工作不断夯实和逐步改善,白鹿洞书院在理念准则、方针政策、法律制度、保护体系等方面基本形成。

  白鹿洞书院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指引下,一直努力探索一条既符合书院文物保护利用,又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之路。合理统筹、协调文物保护与文物利用,文物保护与软硬件建设,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文物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关系,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为全面提升文物保护科技水平和安全防护能力提供物资保障。

  坚持合理利用,发挥文物资源优势,扩大对外交流合作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近年来,白鹿洞书院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和阐发文物资源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时代价值,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找准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让不同时期的文物及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努力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

  白鹿洞书院的文物资源及文化底蕴具有其独特性,在得到充分保护好的前提下,把文物资源放在首位,利用、发挥好其最大效能,切实增强做好文物合理适度利用的主动性、自觉性,进一步拓展文物合理适度利用的领域、方式和途径。着力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以物知史,以物见人,引领社会文明风尚,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一直以来,白鹿洞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传统书院与现代书院之间以及传统书院与高等院校等都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硕果累累,反响较大,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外还需要积极探索以文物资源为支撑的体验旅游,发挥传统文化优势,开发原创文化产品,丰富拓展渠道。培育新型文化业态。这样才能把静态的文化遗产盘活,并能使之得到更有效的保护。

  文化传承、文物保护是我们每个文博人的历史担当和责任,也是新时期对文博人的历史召唤,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者,要坚持与时俱进,创新体制机制,牢固树立保护好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履行文物保护主体责任,在思想认识和工作方法上下功夫,努力做到解放思想,拓宽视野;积极应对,谋划在前;落实责任,敢于担当;保持定力,务求实效。只有这样,才能贯彻落实好文物工作方针,才能使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白鹿洞书院的遗产保护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地藏菩萨本愿经》(两卷)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