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学校 > 书院 > 正文

书院里的家国

时间:2019-12-08 16:34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肖正华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这些本着“教书育人、修身悟道、为国培养和输送栋梁之才”目的而建的古老书院的存在,才为这个民族辉煌灿烂的文明史培养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从而创造了让我们世世代代敬仰的宏伟史诗。

 

  在农耕文明繁盛时期的中国,不管是江南水乡、北国院落,还是雪域高原,几乎每一个岁月古老的村落都在其核心位置建有一座福荫子孙、恩泽后代的书院。“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中国书院精神的体现。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故乡跟乡愁的浮世绘中,书院这种“符号”始终是一种特别的独立存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书院始终是山水田园深处、古老村落里的精神圣殿,是推动乡土中国前进的重要力量,是连接小家与大家、故土跟国家的桥梁,是培养和输送岳飞式铁血男儿、花木兰式刚毅巾帼的摇篮。

  在这里,存放着无数常年与山川河流为伴、与大地春秋为友的平民百姓们“耕读传家”的祖训;在这里,寄托着无数不问出身、不问年龄的青年才俊、仁人志士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在这里,承载着一个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民族靠知识武装头脑、靠强大赢得地位跟尊严的大国复兴梦想。

  在安徽宏村、浙江诸葛村、山西后沟村、广东自力村等等,但凡人文历史悠久、文脉延续百年至今依然保存完好的古老村落,都有书院这种物质“符号”的存在。尽管现如今多半已成文物,供后世观瞻、仰视、沉思,但那里的一桌一椅、一书一卷、一字一画,无不流传着“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的经世古训,无不传诵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抱负跟治国理想。

  这些裹在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故乡深处,承载着他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记忆的古老书院,要么是先前岁月里乡绅们从事乡土实践时的产物,要么是名门望族于庄园部落中专门为教育子孙后代而建的私塾,要么是达官贵人衣锦还乡或仕途失意者远离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后的终极校场。无论哪一种,都是志气跟抱负的延续,修身之道跟家国理想的栖息地。

  也正是有了这些本着“教书育人、修身悟道、为国培养和输送栋梁之才”目的而建的古老书院的存在,才为这个民族辉煌灿烂的文明史培养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从而创造了让我们世世代代敬仰的宏伟史诗。

  央视热映的电视剧《于成龙》,以清官于成龙的为官经历为主线,讲述了其为民做主、为民请命、为民除害、为民造福的一系列故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回头再看于成龙以及跟随他走南闯北一起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伙伴们的一生,永宁书院可以说是他们那群仁人志士后来所有成就的基石。从一介草民到不畏生死、历经风雨跟土匪斗、跟地主恶霸斗,再到连续多年被朝廷从全国官吏中评选推举为“卓异”,最后到康熙帝盛赞的“古今廉吏第一”,永宁书院的求学岁月,德高望重恩师的因材施教、孜孜不倦,从一 开始就成就了于成龙他们报效国家、致力为民的精神支柱。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画卷上,类似山西川口村永宁书院这样的圣殿还有很多很多。回望历史,书院曾是中国古代民间教育机构,开始只是地方教育组织,最早出现在唐朝,发展于宋代。原由富室、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

  当时,著名的书院有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河南郑州太室山的嵩阳书院、湖南衡阳石鼓山的石鼓书院、江西上饶的鹅湖书院等。后由朝廷赐敕额、书籍,并委派教官、调拨田亩和经费等,逐步变为半民半官性质的地方教育组织。

  宋仁宗庆历年间,各地州府皆建官学,一些书院与官学合并。宋神宗时,朝廷将书院的钱、粮一律拨归州学,书院一度衰落。书院制度萌芽于唐,完备于宋,废止于清,前后千余年的历史,对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时至今日,随着文化复兴中国大幕的开启、乡愁意识的深层次觉醒,现代书院也在纷纷崛起,但大多还仅仅是国学培育、书画交流之所。

  “读书人的目标不一定是出仕、做官,当道不行时,便要守道、讲学,把理想寄于将来”。这是中国书院精神的历史体现。明代东林书院的对联写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愿古往今来的书院精神得以延续,家国理想跟情怀永不改变!书院里的家国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地藏菩萨本愿经》(两卷)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