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学校 > 读书 > 元明清 > 正文

鸦片战争前的清代书院

时间:2019-12-08 22:09     来源:学校史话     作者:樊克政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鉴于明末书院“群聚党徒”、“摇撼朝廷”的教训,清王朝最初对于书院采取的是一种极力抑制政策。进入康熙年间,伴随着清王朝统治秩序的渐趋稳定,清廷对书院的态度逐渐改变。

 

  鉴于明末书院“群聚党徒”、“摇撼朝廷”的教训,清王朝最初对于书院采取的是一种极力抑制政策。进入康熙年间,伴随着清王朝统治秩序的渐趋稳定,清廷对书院的态度逐渐改变。当时,康熙皇帝曾向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多所书院分别颁赐“御书”匾额与书籍,以示提倡、鼓励,从而有力地促进了书院的发展。到了雍正(1723~1735年)初期,由于雍正皇帝对书院的发展存有戒心,再度出现抑制书院发展的迹象。这种状况直到雍正十一年(1733年)才得以扭转。这年,清廷颁布谕旨,肯定书院有助于“兴贤育才”,明令各省督抚(总督与巡抚)在各省省会建立书院,并各赐帑(音tǎng)金(国库所藏钱币)作为经费。不足的部分,还允许于存公银内支用。这不仅意味着雍正皇帝对书院从抑制转为提倡,而且意味着清王朝开始从经济上对书院的发展给予支持。从此,清代书院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的阶段。

  从清初到鸦片战争前这个历史阶段,新建的著名书院有:建于顺治间的安庆培原书院(后改名敬敷书院),建于康熙间的扬州安定书院、鄞(音yín)县证人书院、杭州紫阳书院、成都锦江书院、福州鳌峰书院、广州粤秀书院、苏州紫阳书院、奉天(今辽宁沈阳)萃升书院、台湾县(今台湾省台南市)海东书院、肥乡漳南书院,建于雍正间的江宁(今江苏南京)钟山书院、桂林秀峰书院、济南泺(音luò)源书院、保定莲池书院、兰州兰山书院,建于乾隆间的北京金台书院、上海敬业书院、醴陵渌(音lù)江书院、广州越华书院,建于嘉庆间的杭州诂经精舍、江宁尊经书院、苏州正谊书院、吉林白山书院、凤山凤仪书院、福州凤池书院,建于道光元年(1821年)至道光十九年(1839年)间的广州学海堂、上海蕊珠书院、江宁惜阴书院(初名惜阴书舍)等。原有的著名书院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与衡阳石鼓书院、登封嵩阳书院、庐陵白鹭洲书院、铅山鹅湖书院、太原三立书院、武昌江汉书院、西安关中书院、杭州敷文书院(原名万松书院)、开封大梁书院、贵阳贵山书院、南昌豫章书院、长沙城南书院、昆明五华书院等,也都进行过修葺或重建。

  这一时期,曾在书院讲学或担任主持人的著名人物有黄宗羲、陆世仪、李颙(音yóng)、陆陇其(1630~1693)、颜元、张伯行(1651~1725)、全祖望(1705~1755)、卢文弨(音chāo,1717~1795)、戴震、钱大昕(音xīn,1728~1804)、姚鼐(1731~1815)、段玉裁(1735~1815)、章学诚(1738~1801)、洪亮吉(1746~1809)、孙星衍(1753~1818)、阮元(1764~1849)、李兆洛(1769~1841)等。

  这一时期,书院最主要的特点是官学化十分严重。当然,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雍正十一年以后。一方面,清政府从经济上支持书院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大大强化了对它的严密控制。这种官学化在书院组织管理方面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雍正十一年(1733年)后,书院的主持人一般为地方官所延聘。清政府规定,延聘书院主持人,须经各省督抚、学政或府、州、县地方官慎重挑选,并对被延聘者定期进行考核,酌情予以奖励或提升,从而将书院主持人置于官府的绝对控制之下。二是乾隆以后,作为清代书院主要管理人员之一的监院(地位仅次于山长,负责院内总务,如书院职事与生徒的管理以及经费收支等),一般也由官府遴选、委任(大多命府、州、县学的教官兼任)。三是在乾隆以后,按照清政府的规定,书院生徒一般都要经过官府所主持的甄别,方能被录取入院肄业。其中,才识尤为出众者,准许院方向官府举荐。这说明,清政府对书院生徒的控制显著地加强了。

  这一时期,书院的官学化在教学内容方面也有很突出的反映。由于清代科举制度盛行,特别是由于清廷在乾隆九年(1744年)曾明文规定,书院课试“以八股为主”(《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395),所以,这一时期的大多数书院均以八股文即制艺为主要教学内容。从而使得书院与府、州、县学一样,也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场所。在这些书院中,主要的教学活动不是讲学,而是就所学八股文、试帖诗进行考课。清代书院的考课分为官课与师课两种,官课由地方官命题并主持,师课则由山长命题并主持。书院一般每月都要进行考课,称为月课。每个书院的月课次数不一。每月两课的,官、师课各一次。有些书院除月课外,还有季课。

  除了以八股文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书院外,还有少数注重学术或学问传授的书院。这类书院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注重传习理学的书院,属于这种书院的有清初的东林书院、关中书院、嵩阳书院、鳌峰书院、姚江书院,以及歙县紫阳书院、休宁还古书院等。这些书院或以传习程朱理学为主,或以传习王守仁心学为主。多数书院都是以传习程朱理学为主。这些书院的主要教学活动是讲学,明代书院的讲学之风,在这些书院中依然颇为盛行。这些书院的讲会同明代一样,也是一种有固定会期、有组织的活动,这种书院主要出现于清初。清代中期以后,讲会便渐趋沉寂了。

  二是注重肄习经史词章之学的书院,这种书院的出现与清代中期汉学的兴盛密切相关。清代汉学,又称朴学或清代古文经学,是主要从事训诂考据的经学派别,以其推崇东汉古文经学家许慎、郑玄之学而得名。这一学派在乾隆、嘉庆年间盛极一时,故又称乾嘉学派。这一学派中的不少学者都曾掌教于书院(如上面提到的卢文弨、戴震、钱大昕、段玉裁、孙星衍、阮元)。这些书院很自然地成为他们研究并传播汉学的基地。其中,由阮元先后创建的杭州诂经精舍与广州学海堂尤为著名,成为以传习经史词章之学为特色的汉学最高学府。这两所书院虽然进行考课,但前者考课的内容为十三经、“三史”疑义与小学、算法、词章等,后者的考课内容是“经学、史笔、词赋”,均非八股文、试帖诗那一套。尤其是阮元创建的两所书院,对清代道光(1821~1850年)以后的书院发展产生过深刻影响。鸦片战争前的清代书院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地藏菩萨本愿经》(两卷)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