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学校 > 读书 > 魏晋南北朝 > 正文

十六国时期的学校

时间:2019-12-08 21:58     来源:学校史话     作者:樊克政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这一时期,战乱不断,学校教育不可能有很大发展。不过,有些割据政权的统治者在推进学校教育方面,也曾做过不同程度的努力。
 

  304~439年,与东晋政权偏安于江南同时,匈奴、羯(音jié)、鲜卑、氐、羌等内迁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与汉族官僚在北方建立过20个割据政权。由于北魏的崔鸿在所著《十六国春秋》中,记述了其中十六国的史事,所以,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十六国时期。

  这一时期,战乱不断,学校教育不可能有很大发展。不过,有些割据政权的统治者在推进学校教育方面,也曾做过不同程度的努力。如前赵的统治者刘曜(匈奴族)曾在长安设太学于长乐宫东,设小学于未央宫西,从年龄在25岁以下、13岁以上的百姓中挑选1500人入学学习,由朝贤宿儒予以教授,并委任了国子祭酒与崇文祭酒。后赵的统治者石勒(羯族)也曾在襄国(今河北邢台)立太学,又在襄国四门附近设小学十余所,并置太学与小学博士,并在中央分设经学、律学、史学祭酒。他还曾亲临太学与小学,考查学生在经义方面的学习情况,成绩优秀的有赏。后又命郡国立学官,每郡置博士祭酒2人,弟子150人。他的侄子石虎继位后,又命郡国立五经博士,并设置国子博士助教。前燕的统治者慕容皝(音huàng,鲜卑族)曾设立“东庠”,有学生千余人。其子慕容儁(音jùn)继位后,又曾设立小学以教贵胄子弟。前秦的统治者苻(音fú)坚(氐族)曾“广修学宫”,并亲临太学考试学生的经义。后秦的统治者姚兴(羌族)曾设律学于长安,调集郡县的散吏进行培训,学成后,让他们仍回郡县,负责处理刑狱方面的问题。此外,前凉、西凉、成汉、北燕等国在学校教育方面也有所兴举。

  这一时期,从事私学教育的著名学者有宋纤(273~354)、祈嘉、郭瑀、杨轲、王嘉、张忠等。前凉时期:宋纤,敦煌人,隐居于酒泉南山,受业弟子有3000多人。他“心慕太古,生不喜存,死不悲没”(《晋书·宋纤传》),其私学属于道家性质。祈嘉,酒泉人,他“博通经传”,从事私人教学,有生徒100余人。郭瑀,敦煌人,精通儒经,隐居教授,有著录弟子千余人。前赵与后赵时期:杨轲,天水人,先后在天水、永昌、秦州授徒。后赵时期:王嘉,陇西人,隐居于东阳谷,开凿崖穴居住。受业弟子有数百人,都住在洞穴里。后隐居于终南山,继续教授生徒。张忠,中山人,从西晋末到前秦苻坚时,在泰山隐居授徒。其学以“至道虚无”为宗,属于道家性质。在教学方法上,有的私学承袭了汉代那种由高业弟子转相授受的办法。杨轲在教学中就只向“入室弟子”言传口授,再由“入室弟子”向其他门徒传授。有的私学在教学方法上有新的创造,如张忠授徒于泰山的教学方法就与众不同。他与弟子分别住在相隔60多步的洞窟里,学生每五天向他拜见一次。教授时,只用形体动作来表示而不用语言,学生们“观形而退”。 十六国时期的学校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地藏菩萨本愿经》(两卷)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