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年,司马炎废魏称帝,国号为晋,定都洛阳。280年,晋兵灭吴(263年,司马氏已经灭蜀),中国归于统一。但为时不长,自西晋末年开始,北方又陷于分裂状态。316年,西晋灭亡。次年,晋宗室司马睿在南方重建晋朝,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史称东晋。
两晋时期的中央官学有太学和国子学。太学始立于晋武帝泰始初年,教学内容为儒家经典,设有太学博士19人,由太常统领。到泰始八年(272年),太学生曾高达7000多人。武帝下诏将经过考试已通一经的留下,其余的遣返郡国。同时,又命大臣将可以造就的子弟送入太学学习,结果仍有太学生3000人。当时,太学生有弟子、门人、寄学、寄学陪位、散生等名称。其中,散生系指籍贯为凉州所管辖的西海、敦煌、西平、金平4郡的学生与西域人。国子学创立于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年)。这是中国封建社会于太学之外另设国子学的开始。咸宁四年(278年),国子学设祭酒、博士各1人,助教15人,以教生徒。惠帝永平元年(291年),规定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弟才能入国子学,而六品以下官员的子弟只能入太学。这就使国子学与太学分别成为所谓“高门”(即世家大族)子弟与“寒门”(即庶族地主)子弟的肄业之所。这是当时实行“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保证世家大族的特权而实行的官僚选拔制度),世家大族享有政治、经济等各种特权在学校教育制度方面的反映。它使自汉代以来单轨制的太学发展为太学与国子学并行的双轨制,国子学也成为后世国子监的开端。
进入东晋时期,晋元帝司马睿即位后,下诏设立太学,两年后又设置博士员5人。后来,晋明帝司马绍也很关注兴学,但因政局纷乱,太学有名无实。晋成帝咸康三年(337年),又曾设立太学,后又废弃。穆帝、孝武帝都曾以中堂(即明堂,为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为太学。淝水之战取得胜利以后,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年),增置太学生100人。次年,设立了国子学,设国子助教10人,仍以儒家经典作为教材。从此,国子学与太学并存于世,但却远不能同西晋时期相比。
两晋时期,地方官学已有一定发展。这是因为,当时有不少地方官热心于兴办学校。如杜预镇守荆州时,曾“修立泮宫”;虞溥任鄱阳内史时,曾“大修庠序”,广招学徒,来学者有700余人;范汪任东阳太守时,曾“大兴学校”,其子范宁任豫章太守时,也曾“大设庠序”,远近来学者有千余人。此外,征西将军庾亮也曾在武昌设置学官,建立讲舍,命参佐大将的子弟与自家子弟入学学习。不过,两晋时期的地方官学并没有统一规划,一些地方官都是自发办学。此外,地方官学的发展很不平衡,并且兴废无常。
两晋时期的私学教育较为盛行。当时,从事聚徒讲学的著名人物有杜夷(258~323)、刘兆、束晳、徐苗、范蔚、范宣、范辑等。他们当中有的人生徒很多,如杜夷有生徒千人,刘兆有生徒数千人。范蔚不仅拥有多达7000余卷的丰富藏书供来学者阅读,而且还能经常为上百名生徒提供衣服和食物。这一时期的私学教育内容虽然仍以儒家经典为主,但也有教授阴阳五行学说、佛学等其他内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