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学校 > 读书 > 魏晋南北朝 > 正文

三国时期的学校

时间:2019-12-08 21:57     来源:学校史话     作者:樊克政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由于社会动荡以及经济因战乱而遭到很大破坏,这一时期的学校教育时兴时废,总的来说是不景气的。

 

  公元220~589年,史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除了西晋时期有过短期的统一局面外,其他时期长期处于分裂与战乱状态。由于社会动荡以及经济因战乱而遭到很大破坏,这一时期的学校教育时兴时废,总的来说是不景气的。不过,在个别朝代与某些地区,学校教育也曾出现过较为兴旺的景象,甚至还出现了在中国学校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的某些新情况。

  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汉称帝,建都洛阳,国号为魏,历史上又称曹魏。次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为汉,史称蜀或蜀汉。229年,孙权在建业(今江苏南京)称帝,国号为吴,史称东吴或孙吴。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由此形成。三国时期,魏、蜀两国都曾设立太学,吴国虽曾下诏设立太学,但实际并未办成。而魏、蜀两国的太学,只有魏的太学值得一提。

  魏的太学由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五年(224年)在洛阳设立。这所太学制定了较为严格的考试制度,即“五经课试法”:初入太学的学生称为门人,肄业满两年,经过考试能通一经的,称为弟子;不能通一经的“予以罢遣”(即退学)。弟子再学习两年后,经过考试能通二经的,补授文学掌故;不能通二经的随后辈再试(即留级补考),及格的也可授文学掌故。经过三年学习,考试能通三经的,任命其中成绩优秀的为太子舍人;不能通三经的随后辈再试,及格的也可任太子舍人。舍人满两年,考试能通四经的,任命其中成绩优秀的为郎中;不能通四经的随后辈再试,及格的也可任郎中。郎中满两年,考试能通五经的,对其中成绩优秀的随才叙用;不能通五经的随后辈再试,及格的也予叙用。这一制度是对东汉桓帝永寿二年(156年)所定太学考试办法的继承,并有所发展,表明魏的太学仍以经学为教学内容,其培养目标也是封建国家的官吏。初入太学的学生称为“门人”,有关“门人”的规定,则意味着中国古代的大学从此有了预科制。

  魏的太学生曾由数百人发展到数千人。不过,由于教官(博士)遴选不精,学生又大多是为逃避徭役而来,所以,太学的质量已大为降低。

  三国时期也有地方官学。如魏河东太守杜畿与吴奋威将军领(兼理)丹阳太守孙瑜等,都曾在所辖地区设立学校。但因当时战乱频繁,州郡学校不可能有很大发展。

  三国时期也有民间私学。从事私人讲学的名师有魏的张臶(音jìan)、隗(音kuí)禧,吴的虞翻(164~233)等。私学的教学内容主要为儒家经典,但也有教授天文、黄老之学等内容的。三国时期的学校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地藏菩萨本愿经》(两卷)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