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81~96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隋、唐、五代十国时期。隋代与唐代是中国统一的封建专制国家重新建立与达到全盛的时期,同时也是封建学校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时期。五代十国时,由于社会动乱的缘故,学校教育则出现很不景气的状况。
隋代的学校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自立为帝,国号隋,建都长安。两年后迁都大兴(今陕西西安)。文帝开皇九年(589年),隋军灭陈,中国重新统一。隋代历史虽然只有28年,但在中国学校史上却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隋代的官学分为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隋文帝时,曾在中央设立国子监,专门掌管学校教育事业,这是中国设立专门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开端。国子监最初名叫国子寺,是太常寺的下属部门。开皇十三年(593年)国子寺从太常寺中分出,改称国子学,成为独立的教育领导机构。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又改国子学为国子监。下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3学,后来,又增设书学、算学2学,共为5学。其中,算学为隋朝首创,开中国古代官学教育中列入自然科学的先河。此外,还设有隶属于大理寺的律学。据记载,隋代初年,文帝为了表示对学校教育事业的重视,曾于开皇二年(582年)向国子学中的“经明者”(通晓经术的生员)赏赐束帛(帛五匹为束)。开皇十一年(591年),文帝亲往国子学视察。后来,由于他感到国子学办理不善,于仁寿元年(601年)下诏将国子学生员的名额减少到70人,并废除了太学与四门学。接着,又将国子学改为太学,置博士5人。到了炀帝大业元年(605年)以后,国子学虽重新开设,但时隔不久,由于封建统治者穷兵黩武以及农民起义爆发等原因,出现了“师徒怠散”、“空有建学之名”(《北史·儒林传序》)的状况。
在发展地方官学方面,隋文帝于开皇三年(583年)曾下令各州县遍设学校。据载:当时的州郡学每年在春季与秋季的第二个月行释奠礼,州郡县每年也在学校举行一次乡饮酒礼。到了仁寿元年,州县学也被下令废除。炀帝大业元年,又命州县学重新恢复,但因社会秩序不稳定,办得好的地方官学为数不多了。
隋代的私学一般都由儒家学者开办。其中最著名的有大儒王通(584~617)在河、汾之间开办的私学,受业门人经常有100多人,高足弟子有薛收、温彦博、杜淹等人。名儒曹宪精通各家文字之学,也曾聚徒教授,经常有生徒数百人。自公卿以下,不少人都是他的弟子。精通经学的何妥在任龙州刺史时,经常有人从外地前来从他受业,他一边做官,一边从事教学活动。此外,当时的私学名师还有王孝籍、刘焯(音zhuō,544~610)、刘炫等人。
隋代国子监的设立以及中央官学中设置算学,在中国学校史上是具有影响的。除此以外,隋代还发生了一桩对以后学校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事件,这就是科举制度的产生。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封建制社会所实行的选拔官吏的制度是九品中正制,这种制度是为维护世族豪强大地主的政治特权服务的。到了魏晋南北朝末期与隋代,世族豪强大地主的势力已日益衰落。庶族中小地主则随着自身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迫切要求参政的权力。在这种形势下,九品中正制自然难以维持。为了适应客观形势的变化,隋朝统治者于大业三年(607年)正式设置“进士科”,由州郡与朝廷先后举行策试以取士,由此揭开了我国科举制度的篇章。这种新产生的选士制度一方面进一步削弱了士族豪强大地主的势力,为庶族中小地主分享政治权力开辟了道路;另一方面也使学校从此开始失去其在两汉至南北朝时期曾经具有的独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