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学校 > 地方 > 正文

乡村教育的赣榆实践

时间:2019-12-07 23:1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李超 李润文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乡村教师的总量及结构性短缺,以及乡村小学的萎缩,是目前乡村教育的短板和痛点,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江苏赣榆的幼儿园户外场地根据幼儿的兴趣、年龄特点和发展的需要,设置攀爬、玩泥、玩水、骑行、果园、涂鸦、种植、养殖、生活体验等形式多样游戏区域。区域里设施安全、材料丰富、植物多样,为儿童提供了学习和互动的机会。满足幼儿在游戏中开展运动、观察、种植、探索、扮演、操作等多种活动,让农村幼儿园有农村的味道和农村的优势。幼儿园孩子在创设主题、制定计划、自主游戏、记录并自主评价的过程中,培养了自主探索的能力,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户外游戏中更能展示其天性,有利于教师观察到最真实的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过程,为教师有效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最真实最科学的资料。

  在中国版图上,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位于黄海之滨,苏鲁交界,是江苏北大门。境内山区、沿海、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当地人认为赣榆地势地貌是一个浓缩的“中国”版图。在这片土地上,教育,一直是赣榆人的骄傲之一,底蕴深厚。

  陆建国担任赣榆区教育局局长,已有1年半多,此前,他担任过乡镇长、书记,2016年10月底,一天教师没做过的他,“跨界”做了教育局局长。去年5月,他的一次内部讲话流出,一夜之间,他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一年多过去了,如今,这位曾经备受争议的教育局长,他在地方做了哪些教育尝试,他脚下的那片土地上,乡村教育是一种怎样的生态,他又有一些什么样的思考呢?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赣榆,试图通过解剖这个地域的乡村教育演变,探寻中国乡村教育的发展路径。

  城镇化与教育不均衡

  在赣榆区,80%的学校在农村。和中国的大部分农村一样,这些学校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是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条件所限,他们多数都由爷爷奶奶带大。在城市打工的父母体验到城市文明,却又很难融入城市,他们会把内心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寄托到子女身上,望子成龙的渴望会更为强烈。

  当过6年乡镇书记的陆建国告诉记者,乡村空心化的问题,是城镇化进程的一种表现,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这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城市文明毕竟是更先进的文明形态。大多数农民进城,很大的原因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孩子的教育”。

  通过实地走访赣榆区的多所中心小学、村小,以及幼儿园,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发现,虽是苏北欠发达地区,但赣榆一些乡村学校的校舍建设,并不亚于记者采访过的部分省会城市的中小学。而且,由于农村地广,学校面积、操场等活动场地都比城市的宽敞许多。这背后,是地方党委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当然,也还有一些村小和教学点,硬件上尚有需要提升之处。

  “在我们乡镇,最好的房子大都是学校,学校建得很漂亮。”连云港市塔山中心幼儿园园长刘永英说。可是,在硬件条件相对较好的同时,幼儿园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上还存在着不足,在编教师较少,教师的专业水平不足,教师年龄结构呈两极分化趋势。

  乡村教师的总量及结构性短缺,以及乡村小学的萎缩,是目前乡村教育的短板和痛点,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位于赣马镇的杨庄小学,距离镇区和城区都不远,以前是一所完小,现在已经变成一个教学点。杨庄小学在生源高峰时有12个班级,学生有四五百人。最近几年,随着一些农民到镇上或城里买房子,学校学生规模萎缩,现在只有两个班级,44名学生。9名教师坚守在这里,其中3名教师即将退休。校园里有些冷清,即使下课时,18亩大的校园也显得很空旷。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均衡发展,是各地教育部门的努力方向。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打通编制岗位、职称设置、乡村补贴等方面的一些关键节点,为此,赣榆区2017年先后出台了区管校聘、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系列文件,在城区学校之间组建了六大教育集团,推进22所学校结对共建,并组建了9个教育共同体,尝试打破学校行政隶属关系,以强带弱,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从而整体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但是,陆建国也发现,学校在硬件上的均衡相对容易实现,师资力量、管理水平等软件上的均衡提升,尤其是优质师资力量的均衡配置,由于总量有限,短时间内很难实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要留住人,教育是很重要的支点。”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认为,教育的核心是质量,但对老百姓来说,教育评判的标准就是分数和升学率,怎么办?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地藏菩萨本愿经》(两卷)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