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学校 > 大学 > 正文

扎根中国大地建设特色大学文化

时间:2019-12-06 20:3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蔡红生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中国大学有与社会主流文化相统一的主导思想,用以指导大学文化的健康发展,有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适应的价值取向,用以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这里可以套用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习近平总书记这段朴实无华的话语蕴含着深刻哲理,给人以无穷的力量,为我们扎根广袤中国大地,建设中国特色大学文化指明了方向。

  中国特色大学文化的底气

  扎根广袤中国大地的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底气十足:中国大学文化有着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1988年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一次会议上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宝藏,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题为《孤立中国是大悲剧》的文章中这样写道,中华民族是非常优秀的民族,拥有难以想像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当欧洲仍处于野蛮的黑暗时代时,中国已经是全世界最进步的国家。法国大哲学家伏尔泰在18世纪就说过,中国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管理最好,而且最优秀、最古老也最广博的王国。拿破仑早在200年前就说过,中国,那是一只躺着的睡狮,让它睡吧。因为它一旦醒来,世界都会为之发抖。这段话,包括了尼克松本人和另外两位西方学者、政治家在不同时期,从不同立场对中华民族、中国文化所作的评价。虽然中国的大学历史不长,但是吸取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形成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这种文化沉淀越厚重,大学的文化土壤就越肥沃。深厚的文化积淀,不仅为中国大学文化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历史文化基础,也使中国大学文化充满厚重的传统文化气息。

  中国大学文化有明确的主导思想。中国大学有与社会主流文化相统一的主导思想,用以指导大学文化的健康发展,有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适应的价值取向,用以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在统一思想指导下,中国大学文化普遍以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为主旋律,引导大学人树立高尚的品德,培养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关系,不断增强作为炎黄子孙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热爱祖国和人民。中国大学文化组织严密,领导有力。与西方国家大学文化发展的无政府状态不同,中国大学文化的发展有自上而下的组织管理系统。一方面,党和政府均对大学文化给予极大关注,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专门负责大学文化的组织管理;另一方面,各个大学都有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既有党团组织,也有学生组织。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保证了大学文化发展的领导有力,组织有序。中国大学文化格调高尚,活动规范。中国大学文化的活动内容健康向上,主要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和陶冶情操为目的开展活动,即使是一些兴趣娱乐活动,也会赋予其寓教于乐的功能,大学文化呈现高雅内容,充满正气力量。

  中国特色大学文化的硬气

  扎根中国广袤大地,大学文化方可成为引领社会思潮的灯塔。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受各种理论思潮的影响和冲击,人们的思想文化活动呈现出明显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和多样性,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显得十分重要。扎根中国广袤大地的大学文化,致力于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回答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深层次思想认识问题,引导人们弄清应当信仰什么,支持什么,自觉抵制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渗透;致力于区分善恶、明辨荣辱、建立信念、认识真理等,为全社会确立科学坐标;中国大学文化致力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元指导思想的同时,尊重社会多样化的文化需求,积极探讨文化发展目标、发展内容和表现形式之间的和谐关系,倡导和而不同的文化共生共存的发展环境,通过不断弘扬和创新具有时代特征的主旋律文化,发挥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致力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摄、整合多样化的价值观念,通过倡导积极文化,支持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下的社会思想文化和谐发展。

  扎根中国广袤大地,大学文化方可成为民族文化的脊梁。当代中国既面临西方强势文化渗透的压力,又面临国内各种社会思潮和多样化文化的冲突。大学作为中外文化碰撞的中心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窗口,更是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唯有扎根中国广袤大地,方可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担当民族文化的脊梁社会角色的中国大学,坚持不懈地开展中国历史和基本国情教育,大力讴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光辉历程和实现民族复兴的责任感、使命感激励大学人;倡导和弘扬解放思想、锐意改革、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广泛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用中国人民不断创新的辉煌成就和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激励大学人;加强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学习和教育活动,用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任、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对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心来引导大学人,用万众一心、共创伟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美好愿景鼓舞大学人。

  中国特色大学文化的大气

  当今的中国大学文化处于全球时代中,这种全球时代境遇最贴切的概括,可以归结为当代“地球村”人都已切身感受到的全球化。20世纪末的环球历史上演的最后一幕是全球化发展加剧。信息、技术、商品、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作为主要演员登上了这个广阔的舞台,在全球范围内空前频繁地活动起来,市场的开拓与扩张,有力地突破国家、民族、文化风俗以及意识形态划出的传统疆域。从跨国公司、卫星电视、互联网络到麦当劳、汽车、卡通片等,穿越巨大的空间距离和森严的国境线,密集地植入“地球村”的各个角落。不容置疑,全球化从一开始就包含了经济和文化的双重权力意志,内在地确定了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这样的关联性目标。我们不反对全球化本身,而只是反对以西方国家特别是以极少数国家为中心的全球化。

  全球化作为一种过程,总是牵引我们走入一种文化普遍性的构架之中,而这一构架又往往是以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秩序和价值标准作为基本点,因此,有人认为“全球化只是正在扩展而遍及整个地球的西方市场的帝国主义化过程,这是一种由全球化的受害者使之内在化的帝国主义。全球化是对西方经济行为的大规模模仿的结果”。面对全球化,世界各国的境遇是各不相同的。特别是经济不发达的弱势国家和民族,将会同时面对来自西方世界那种对自身文化特殊性存在的强烈威胁,由此造就了文化帝国主义的扩张可能性。文化的国际性接轨可能让人兴高采烈,跨国的文化盛会仿佛呈现的是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大餐,但是,人们不会看不到这些文化体系之间的不平衡:好莱坞、可口可乐的入侵远远超出京剧、太极拳与茶文化的出口,互联网上的英语占据绝对优势,西装领带全面征服传统的长袍马褂。众所周知,全球化被认为是“美国化”,对此,不要说是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即使是发达的欧洲都意见很大。因为美国文化的无孔不入,让世界各国人民所感受到的,是对本民族文化的压制,对本土文化资源的侵略:经济生活日渐发达,本土文化的领土却日益缩小。人们担忧的,就是本土文化会就此变异,甚至消亡,逐渐丧失本来具有的民族特质。更有甚者,西方霸权主义人权观、主权观、国家观等肆无忌惮地借助“经济制裁”的名义,产生出咄咄气势,文化权力在全球化进程中不断强化着对经济强势的倚重。

  全球时代的中国大学文化,由于其扎根广袤中国大地,更显其胸怀广阔的大气。西方霸权主义文化对其他弱势民族文化的强行侵入,也激起了世界各国文化领域本土化呼声的日益高涨,甚至可以说,正是全球化,催生或者说进一步加剧了各民族自身的文化本土意识。这种类似共生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同时也带来莫大的希望。《老子》中有名言:将欲翕之,必故张之。汤因比也说,文明的前进在于她受到了挑战。当各个民族都意识到保护和发展本土文化的重要时,也许真正的全球文化共同繁荣便会初见端倪。面对这样的全球时代境遇,既责无旁贷又大有作为的当代中国大学,在其大学文化建设中,基于扎根广袤中国大地的底气和硬气,在对全球化的深切认识中,不断延伸中国大学文化的发展脉络,勾画中国大学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新格局。这种格局应该是,既强调中国大学文化的本土价值,又使这种价值适应整个现代化进程;既摆脱全球化给中国大学文化造成的压力和焦虑,又将这种压力和焦虑整合在自己中国风格的寻求和特殊道路的探索之中。扎根中国大地建设特色大学文化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地藏菩萨本愿经》(两卷)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