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学校 > 大学 > 正文

大学对外开放,须有文化自信

时间:2019-12-06 19: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刘奕涛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教育对外开放的有序推进与纵深拓展,对制约与影响我国大学办学理念与逻辑的文化系统,提出了更高的变革要求。

 

  当前,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积极应对全球化挑战、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选择,也是进一步增强教育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强劲支撑作用的必然选择。大学是教育对外开放的主力军,一方面大学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集散地和蓄水池,另一方面大学积极参与对外交流与合作,增强国际协作创新、增进国际理解和包容的重要机构。教育对外开放的有序推进与纵深拓展,对制约与影响我国大学办学理念与逻辑的文化系统,提出了更高的变革要求。

  一、文化自信是高等教育扩大开放的根本动力

  近代以来,我国大学的思想体系与实践模式几乎都是沿用西方的大学范式。尽管大学在我国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但是西方模式下大学的知识生产与文化理念已经深深地影响到我国大学知识生产的方式,从而主导着知识话语的体系建构,使我国大学的知识生产无法迈向世界知识话语体系版图的中央。显然,这种知识生产范式已不适应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转型需求,也无法从根本上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提供强有力而可持续的“软实力”保障。大学需要更具本土意识、扎根中国当下改革开放的战略实践,直面本土实践课题,这是突破西方大学长期知识生产范式和理论导向藩篱的战略抉择。

  当然,这有一个重要的前提,这就是大学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变革这种范式,最根本的是变革制约与影响这种范式的大学文化,使之对中国实践课题与现实需求,保持高度而灵敏的回应性和引领性。换句话说,大学要有文化自信,需要自觉地在其文化基因中注入中国元素,融入中国文化,渗透中国精神,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逻辑,这是大学参与对外教育开放、直面国际竞争的根本。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的大学文化越是具备民族的自信,就越能够在世界知识版图中建构自己的制度性话语体系,就越能够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关系中把准发展方向,从而释放出更强劲的辐射效应。

  文化自信,简而言之,是文化对自身的信守和信心。文化的信守,是对一国文化传统与文化特色的认同、继承与内化。大学坚信通过对文化的坚守,能够凝聚共识,整合资源,保持文化的连贯性与传承性,从而积淀自身的文化根基,凸显文化特色,并最终衍变成大学协调内外关系的富有专属性且难以模仿的运行逻辑。对文化的信守,确保了大学的持续性和完整性的竞争力,这是大学参与竞争尤其是国际竞争的基础。然而,对文化的信守,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固步自封和因循守旧,而是基于对文化的意义认同而形成的对文化开放、发展和革新的信念、信任和信心。对自身文化的信心是大学保持开放性与创新性的动力。大学正是坚持这种文化的信心才能全面而客观地审视自身的发展现实,直面困难和局限并进行战略调整和优化,这是大学获得持续性发展的根本动力,并将使大学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过程中展现出开放的自信和创新的自觉。

  在“双一流大学”建设的背景下,随着我国大学国际化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扩大自身对外开放发展,大学更需要从其本土文化中汲取丰富养分,更需要坚守与彰显文化自信。教育对外开放,为大学文化自信的展示,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的多元实践平台。互动增强的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背景下,大学文化自信就是大学以文化为载体,展示对文化特色与文化吸引力的自信彰显,对异质文化的尊重、开放和包容,以及对自身的超越和创新,概而言之就是要凸显中国大学文化的特色、体现大学文化的质量、增强大学文化的开放性以及推动大学文化的创新。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中国章草书数码字库建成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地藏菩萨本愿经》(两卷)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