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国学移动版

 
当前位置:主页 > 学校 > 大学 > 正文

深入推进通识教育的中国化进程

时间:2019-12-06 16:4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庄忠正      点击: 次    
字体: [ ]
导语:为了突破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内在的局限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积极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52所高校推行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突破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内在的局限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积极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52所高校推行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开始探索符合时代要求和我国国情的通识教育模式。经过20多年的积极探索,我国在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目前我国的通识教育改革仍面临严峻挑战。为了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入推进通识教育的中国化进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通识教育模式,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建构中国特色的

  通识教育理念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通识教育的界定迥然不同,但是他们大致认为通识教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教育方法或教育内容,而是一种教育理念;它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认识能力、趣味爱好等,确立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解放,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德性,是一种人之觉醒的教育,甚或人之为“人”的教育。我们知道,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理念,但它使自由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不再拘泥于培养人的理性或精英教育,重在全面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和批判性的反思能力;但批判不等于否定,它旨在使学生抛弃已有的成见,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造创新;只有批判才能建构,才能使其成为良好的公民。更重要的是,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它超越了功利性与实用性,在于“孕育”出真正的“人”而非“产品”。因此,通识教育不等同于知识教育或通才教育,后者致力于生产作为“产品”的“人力”,是一种工具性价值取向。

  尽管国内学者对通识教育的理念已基本达成共识,但是在如何建设的问题上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甚至不少高校的通识教育只是对国外高校的简单复制和移植。殊不知,通识教育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特定的价值取向。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先驱郭秉文先生认为,判断教育制度的优劣,在于其适应各自国情的程度,因为问题的实质不在于哪种教育制度更好,而在于哪种教育制度更适应社会和政治环境。因此,我们必须扎根中国大地,从中国语境出发,坚持走中国化道路,建构一套适应中国发展需要的通识教育模式。当然,立德树人是通识教育的根本,它的理念中蕴含着价值观教育,即培育符合中国主流价值观和时代发展的现代公民。确切地说,我国的通识教育不仅应当“面向现代社会人全面发展的要求,面向全球化、信息时代的挑战,面向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挑战”,而且应当促进人的自由发展,培养人的文化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正确处理通识教育

  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通识教育是为了突破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的内在局限性而提出的。虽然经过20多年的积极探索,我们已经对通识教育的理念和战略意义达成共识,但是关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通识教育如何弥补专业教育的弊端等问题,却缺少科学的认识和实践。在多数高校中,专业教育仍占据主导地位;在专业主义的模式下,不仅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貌合神离,是“两张皮”,而且通识教育正遭受名“扬”实“抑”的命运,它的重要性不断被淡化,甚至沦为专业教育的“加餐”,以致被忽视。虽然一些高校开设了“通识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存在严重的因人开课的现象,缺少科学的设计,要么只是授课教师的博士论文,要么只是稀释了的专业课程,甚至是充满娱乐性的课程,完全沦为学生“混学分”的课程,严重破坏了通识教育改革的实效和声誉。

  关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学界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依附论、融合论、统一论、本位论、渗透论等。大学教育应以“通识为本”、“专识为末”;通识教育是人之为“人”的教育,它使人成为“人”而不是“某种人”,专业教育则生产作为“产品”的“某种人”。如果没有人之为“人”的内在向度,“某种人”注定是失败的或有瑕疵的“某种人”。对此,英国教育家亨利·纽曼认为,大学教育旨在“提高社会的思想格调,提高公众的智力修养,纯洁国民的情趣……使他准备胜任任何职务,去精通任何一门学科”。换言之,通识教育是使人成为“某种人”的“资格”,只有具备了这一“资格”,他才能扮演好相应的社会角色,实现他的意义和价值。当然,面对瞬息万变的时代发展,我们需要专业教育培养大批专业人才,但是这些专业人才只有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德性才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非“两张皮”,更不是相互矛盾的对立面,而是内在联系在一起,相辅相成、相互融通的。

  科学设置中国特色的

  通识课程体系

  我国的通识教育改革之所以遭遇两难困境,原因之一在于通识课程设置不科学,缺少必要的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存在严重的“大杂烩”或“拼盘”现象。虽然我国通识教育的课程建设已取得较大进展,但是受“美式”通识教育的影响和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通识课程概念不清,混同于选修课程、公共课等;各课程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或衔接;课程覆盖多种领域,导致通识教育成为“统统懂一点”的知识教育;缺少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的相关课程等。所以,我们应当立足于时代的要求和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强化通识课程的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加强通识课程的管理,科学处理通识课程与选修课程、公共课的关系,融通中国传统文化,拓展国际视野,建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通识课程体系。关于通识课程体系的内容,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张亮教授认为应当包括七大类,即现代视野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世界的重要文明、伦理价值观与思维方法、科学与世界、经济发展与社会问题、文学艺术与诠释、跨文化沟通与人际交往。

  我们除了需要设置科学的通识课程体系之外,还需要一批能够胜任通识课程的高校教师。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协作的关系,像打乒乓球一样;教师不是焦点,更不是权威,他的作用在于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研读和讨论经典文献,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批判性的反思能力。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通识教育改革会面临更多的问题和更严峻的挑战,需要我们深入推进通识教育的中国化进程,建构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模式,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深入推进通识教育的中国化进程

  (本文系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扬帆资助计划”教学科研专项资助课题(JGWXJCYF 20160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内容
    手机访问网址
    微信关注立身
    立身国学QQ群
    习近平绿色箴言妙喻美丽中国
    “海外古籍文献的收藏、研究及整
     
     
     
    中国近代版图到底是清朝奠定的还
    《地藏菩萨本愿经》(两卷)

    立身国学教育所刊载原创内容知识产权为立身国学教育专属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商业行为。
    京ICP备12015972号-6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缘起      关于立身        著作出版        版权说明        立身通联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师友建言       企业邮箱
    Copyright 立身国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