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究生教育处于高等教育金字塔的“塔尖”,博士甚至成为高端人才的代名词。伴随我国博士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张,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传统上,博士研究生是在单一学科下的某一专业进行培养的,不可否认,这种培养模式在将博士研究生培养成为某一专业领域的“佼佼者”上,功不可没。然而随着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日益复杂化,对高端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向传统的博士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基于单一学科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在解决复杂性问题时其知识面过于狭窄的困境愈加凸显。作者从美国知名大学培养跨学科拔尖博士培养中提炼出的共性经验,对尚处于探索阶段的我国大学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美国博士教育被世界各国奉为“标杆”,为破解单一学科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在解决复杂性问题时其知识面过于狭窄这一问题,美国知名大学在诸多前沿领域推行跨学科拔尖博士的培养实践。
美国大学跨学科拔尖博士的培养端赖于跨学科博士学位项目的创设。2010年,美国教育部发布了由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研制的新版高校学科分类目录,学科群是学科分类的首要标准,其中“多学科/交叉学科”被明确列出作为学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足见美国教育部对交叉学科发展趋势的把握与重视。该目录中交叉学科共涉及27个具体的学科群,多为涉及学科范围广泛、具有前沿价值的学科群,如认知科学、人机交互研究、国际/全球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等。交叉学科目录为美国大学创设跨学科学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他们逐步开始设置跨学科博士学位项目以培养拔尖人才,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知名大学均在其列。随后更多的研究型大学纷纷加入设置跨学科博士学位项目之列。跨学科博士教育成为美国大学探索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转向。
美国各大学在培养跨学科博士的过程中,往往结合自身的优势,着重发展某些跨学科领域。各大学的举措既有共性,亦具个性。相较而言,其跨学科拔尖博士培养的共性举措对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尚处于探索期的我国或许更具借鉴意义,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共性举措意味着获得普遍认同的有效措施。归结而言,美国知名大学跨学科拔尖博士培养的共性经验主要有如下几点:
博士生遴选注重跨学科研究志趣
是否具有跨学科学习及研究的志趣是美国大学选拔博士生的首要标准。志趣意指志向和兴趣,两者缺一不可,显然,博士研究生若缺乏两者中的任何一个要素皆难以取得与跨学科拔尖博士相契合的造诣。美国知名大学将跨学科学习与研究的志趣视为博士研究生创造性的原动力。因此,大学在招录研究生时极为重视其跨学科背景、跨学科研究经历等。当然,美国大学在遴选学生时并非一味强调学科跨度越大越好,而是同样要考量学科的相关性,以既有的学科背景能够支撑现时的跨学科研究议题为基本原则。如斯坦福大学生物医学信息学跨学科博士学位项目主要招收曾接受过生物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与分析学、统计学、工程学等相关学科教育的学生。
创新多种学位项目形式
当前,美国大学主要设置了三种形式的跨学科博士学位项目。一是直接设置的跨学科博士学位项目,这是美国大学开展跨学科博士培养的主要形式。如普渡大学的跨学科生命科学博士学位项目、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医学信息学博士学位项目皆是大学直接设置的跨学科博士学位项目。二是设置双专业学位项目,允许博士生修读两个专业,从而间接实现跨学科培养。以密歇根州立大学为例,它允许导师和博士生根据研究需要设置双专业博士学位项目,如物理学和工程学科的双专业博士学位项目。究其实质而言,同样是一种跨学科培养博士生的方式;三是设置个性化的跨学科博士学位项目。为了提供符合博士研究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教育,设置这一学位项目的美国大学数目呈显著增长之势。如弗吉尼亚理工学院、蒙大拿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华盛顿州立大学等设置了个性化跨学科博士学位项目(Individual/Individualized/Ad Hoc Interdisciplinary Doctoral Program)。这类跨学科博士学位项目讲求的是独特性,每个项目实行个性化的设计,即根据学生的独特兴趣、才能、职业目标而设定。学生需具有明确的复杂性研究议题及目标,项目旨在为学生提供与众不同的涵盖知识广度与学科深度的跨学科教育。